您的位置::星辉农业网 >> 金耳石斛

厦门华侨大学校区海绵校园不看海阔鞘小芹

时间:2022年06月30日

厦门华侨大学校区“海绵校园”不“看海”

兼作排洪渠的湿地廊道

5月18日消息:当内涝、黑臭水体日益凸显城市建设短板时,“海绵城市”成为解决城市旱涝的一剂良药。海绵城市怎么建?不少城市还在摸索中。早在2003年,位于厦门集美区的华侨大学厦门校区就在校园规划和之后的建设中,实践了“功能湿地”的生态理念,其与当前“海绵城市”建设在渗、滞、蓄、净、用、排等六方面宗旨不谋而合,可谓“海绵城市”的先行先试者。

那么,华侨大学厦门校区是如何规划、建设“海绵校园”的?2006年投用至今,它给各地海绵城市建设带来哪些借鉴与启示?近日,记者走进华侨大学厦门校区展开调查。

生态规划先行,彰显功能湿地理念

5月的华侨大学厦门校区春意盎然,杨柳青青,成群结队的白鹭在水面上嬉戏,时而展开翅膀穿梭于校园各处湿地之间。

“校区建设前,这里有若干自然村落,是人居与旱地水田、鱼虾养殖、泄洪区混杂的城乡接合部。村内雨污混流,环境脏乱差,湿地资源在耕作养殖中碎片化。但一些水域中的野生水禽,特别是飞翔姿态优美的白鹭给人留下深刻印象。”副校长刘塨教授说,“当时我就想,一定要把这里的生态系统尽可能保护修复好,把各种野生水禽留住,不因为建设而夺去它们的家园。”

如何保护原有的湿地生态系统,又能保证校园的日常功能,是最初规划的一道难题。

旱涝并发,水体黑臭,主要是生态严重失衡、湿地系统被破坏的结果。刘塨说,基于这样的认识和反复研究,规划初期就提出了一个崭新的方案,即功能湿地理念的生态校园规划。

湿地作为宝贵的自然资源,具有吸收二氧化碳、制造氧气、涵养水源、净化水质、调节气候、维护生物多样性等重要生态功能。研究数据显示:每公顷湿地每天可净化400吨污水;每公顷湿地生态系统每年创造的价值达1.4万美元,是热带雨林的7倍,是农田生态系统的160倍。

“将湿地与校园人居环境有机融合,使湿地拥有污水处理、雨水收集、中水回用、洪水防汛等功能,就是功能湿地。我们以湿地结构为规划结构,再嵌入建筑布局,最终形成了独特的生态规划模式。”

2003年华侨大学开始校园规划,2004年动工建设。为保护校内的大小湿地,校方与方曾展开拉锯战。

“为什么校内道路是弯曲的,不直接取直?为什么这个楼的朝向不是正南正北?不少人对华大的校区建设很不解,对校园里的一些细节感到奇怪。其实这里面大有文章。”华侨大学市政与环境研究所所长苑宝玲教授说,这就是遵从生态规划的模式。

原有村庄的水渠被改造成兼具水体污染降解、雨水收集及作用的防洪渠,汇集到校区最南面的环形湖面中。而环形湖面替代了校园围墙,与城市空间融为一体。上游雨洪径流进入校园湿地后,滞渗消峰,最后经集美大道埋设的箱涵排入杏林湾。此举既能高效抗洪,又形成了湿地系统更新的动力,把防洪与湿地保护结合起来。

如今,华侨大学厦门校区良好的湿地环境,为水禽提供了理想的生存空间,建设前拥有的白鹭、黑水鸡等十几种野生水禽,基本上都保存下来继续在此栖息。广袤湿地还给水生植物提供生存场所,临水、浮水、沉水、挺水等多种类型的水生植物,不仅生态价值很高,观赏价值也很高。

校内建“海绵体”,轻松化解内涝现象

每当夏季雨量集中季节,国内多座城市常常出现内涝,开启“看海”模式。而华侨大学厦门校区从未有过“看海”现象。这得归功于校内的“海绵体”,一个完整的湿地系统。

“在南方建设海绵城市,靠透水材料、透水技术可缓解洪涝,但不能解决根本问题。关键是要保护好地表水系统,即湿地系统。”刘塨说,南方属于年降水量800毫米以上地区,有丰富的地表水资源,在百分百透水情况下仍有大量地表水。有的海绵城市建设青睐雨水花园,但如果不符合功能湿地要求,最终只会成为蚊蝇滋生之地,成为黑臭水体。所以说,海绵城市建设不该是碎片式的,不仅是透水渗水,必须综合统筹,形成有机整体。

“湿地斑块越大、越多,湿地系统就越稳定,发挥作用越大。”刘塨说,依照景观生态原理,以湿地结构为规划结构,湿地要素主要有湿地斑块、湿地廊道和湿地基质。这样的规划结构的基本模式是以一个或几个稳定斑块为核心,通过生态廊道与其他生态斑块相连接,成为网络型结构形态。斑块越大、越多、越稳定,廓道越多、联系越紧密,生态系统就稳定。

华侨大学厦门校区最大湖泊的面积约10万平方米,是按百年一遇的滞洪量的,另外还有两个小型湖泊。这些湖泊通过河道连接,组成了一个“斑块—廊道—基质”格局完整的湿地系统。在这个系统中,河道代替了排洪渠,充当了洪水搬运工,对外零排放,雨水全收集,通过大气蒸腾还能缓解热岛效应。

天然的河床,岸边种植大量植被,大大小小的湿地斑块,这些具有强大的蓄水能力,拥有海绵般良好的弹性,在吐纳间轻松化解校园内涝现象。

狐尾藻等沉水植物,从水里直接吸收磷氮,生物降解能力超常,能够净化水质。校园周边城中村,居住着600多户人家和1万多外来人口,大部分生活污水流入校内的湖中,经过湿地系统降解过滤,最终也实现达标。

九成污水回用,每天节水2000多吨

生活污水、化学实验废水、食堂污水、校门诊部医疗废水等等,在华侨大学厦门校区每天生成的量至少有3000吨。这些污水本来是负担,但对校区来说却是难得的资源。

在华侨大学厦门校区绿油油的草坪下,运行着一个全埋式的污水再生水处理站,虽然占地5400平方米,但其地埋方式大大节省了校园用地。而经过这一埋藏在地底的巨大蓄水池处理之后,污水再生,进入专用管道,被送到厕所、绿地等处重新利用。

借助这套污水及再生水处理系统,10年来,华侨大学厦门校区的污水实现零排放。2014年,学校对该设备原有工艺进行了维修改造,采用了国内成熟先进的污水及再生水处理技术,日处理污水量达到4300万吨,使处理后的污水达到国家景观水和杂用水的双控标准。

校区工作人员介绍说,校园每天生成的污水首先要通过格栅间,将杂物隔离后,依次流入集水井、沉砂池、消化调节池、前置厌氧池等设备,完成污水前端处理。之后,处理过的污水进入再生水处理系统,在砂滤系统、循环水池、膜系统等环节的作用下,最终生成再生水,被循环用于学校生活中。在这个过程中产生的部分污泥,则交给专业公司进行资源化处理,作为绿化肥料使用。除去蒸发和污泥外,校区污水90%能被再利用。

华大校区的厕所有两种输水管道,一白一绿,其中绿色管道里是再生水,用来冲厕。校园的花草树木也用中水(再生水)浇灌。冗余中水导入功能湿地,成为保障湿地活力的生态用水。

通过中水回用,华侨大学厦门校区每天能节省2000多吨自来水。这对缺水的厦门来说弥足珍贵。

让城市回归自然

建设“海绵城市”的本质是改变传统城市建设的理念。

城市是人类改造自然、战胜自然的成果,但其传统建设模式造成严重的城市病和生态危机。“海绵城市”则是顺应自然、尊重自然的低影响开发模式。作为城市建设的新理念,“海绵城市”关键在于统筹自然生态各要素。在城市排水上,传统城市建设模式是以“快速排除”和“末端集中”控制为主要规划建设理念,而“海绵城市”以“慢排缓释”和“源头分散”控制为主要规划建设理念,追求城市人水和谐。

厦门市入选国家海绵城市试点已有一年多时间,近日又喜闻福州市入选第二批全国海绵城市建设试点。专家认为,今后海绵城市建设方向是,不仅要协调解决水资源、水环境、水生态、水灾害等问题,还要不断满足人们的文化、旅游、休闲、品质等多功能需求,以寻求人与自然和谐、协调发展。?

在役桩基质量性检测

友情链接